燃战2022!无人飞行器智能感知技术竞赛报名启动
- 发布时间:2022-07-27
- 浏览:1963次
- 信息来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组委会
无人飞行器智能感知技术竞赛,自201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氏科技创新奖学基金的支持下创办,从上海交通大学自主品牌“小型无人机技术挑战赛”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技术竞赛,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八届。
2022年,无人飞行器智能感知技术竞赛在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进一步丰富了赛项和奖项设置,致力于打造智能感知与控制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赛事。
竞赛以“智在飞翔”为主题,遵循“创新、合作、开放、开源”的指导思想,通过开放、开源和建立竞赛联盟等形式,旨在加速推动智能感知、定位导航与自主控制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并积极促进相关创新成果在无人飞行器领域开展转化与应用,发掘一批优质潜力项目和创新人才,为无人智能产业培养更多的未来技术领军人才。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中国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中国电子学会无人系统分会、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研究生分会、上海交通大学电院教学发展与学生创新中心(交大 E 谷)、上海交通大学电院感知科学与工程学院、RoboMaster 组委会、上海闻枢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市北斗导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二、竞赛项目
竞赛项目一览表 |
|||||
赛项 |
类别 |
难度 |
考察目的 |
形式 |
晋级、挑战方式 |
一:极速穿圈 |
晋级赛 |
简 |
精准飞行轨迹规划、控制与目标识别等技术 |
·线上仿真赛 ·线上刷榜赛 ·线下实体赛 |
·线上仿真赛成绩前10名的队伍获得线下实体赛的晋级资格 ·提交技术报告并获得B级及以上的队伍可获得线下实体赛的晋级资格 |
二:自主飞行 |
晋级赛 |
中 |
无人机状态估计、路径规划与控制等技术 |
||
三:FPV竞速 |
挑战赛 |
难 |
定位建图、避障、识别、规划、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前沿技术 |
·线上刷榜赛 ·线下实体赛 |
·参赛队伍可参与为期 6个月的线上刷榜赛 ·榜单排名靠前的队伍将受邀参与线下实体赛 |
四:精准定位 |
挑战赛 |
中 |
查定位、建图、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多传感器融合等前沿技术 |
·线下实体赛 |
报名成功后,参赛队伍均可参与此赛项 |
*关于“极速穿圈”和“自主飞行”的晋级方式说明:
1. 所有参赛队伍(参与/未参与线上仿真赛)均可通过提交技术报告争夺线下实体赛晋级资格,但仅可晋级一个赛项。
2. 若已获得晋级资格队伍放弃或被取消线下实体赛的参赛名额,晋级队伍按线上仿真赛成绩顺延。
3. 若参赛队伍同时参加“自主飞行”和“极速穿圈”两个赛项并全部取得晋级资格,则保留难度等级较高赛项(即“自主飞行”赛项)的晋级资格,取消难度等级较低赛项(即“极速穿圈”赛项)的晋级资格。
4. 通过仿真赛成绩排名获得晋级资格的参赛队伍必须提交技术报告,技术报告的成绩不影响其晋级资格。
竞赛形式一览表 |
|
竞赛形式 |
内容 |
线上仿真赛 |
线上仿真赛适用于赛项一、赛项二,仿真场景均采用 UE4+AirSim 的环境搭建,包含自动评分系统。参赛队伍从仿真环境的无人机中读取机载传感器的数据,通过运行算法程序进行环境感知和定位、路径规划、运动规划,向无人机发送飞行控制指令,最终完成比赛任务。 |
线下实体赛 |
线下实体赛适用于赛项一、赛项二、赛项三、赛项四,均在上海交通大学 SEIEE 云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研究中心举行,比赛场地面积为 40m*12m。参赛队伍在真实环境中使用无人机机载传感器的数据,通过运行算法程序进行环境感知和定位、路径规划、运动规划,向无人机发送飞行控制指令,最终完成比赛任务。 |
线上刷榜赛 |
在赛项一、赛项二和赛项三中,组委会将建立为期6个月的线上刷榜机制,以激励参赛队伍不断挑战技术难度,突破极限。组委会设立自动运行脚本,参赛队伍提交可自动执行的镜像文件,云端将自动部署并返回运行视频与成绩。 |
*线上仿真赛与线上刷榜赛均采用自动刷榜系统进行排名,参赛队伍需要将算法打包成 Docker 镜像进行提交,通过 ROS 与仿真器进行交互完成比赛。
具体规则另见任务说明书及参赛手册↓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下载参赛手册
三、参赛须知
参赛人员:
参赛人员职位及职责请参阅下表:
参赛人员职位及职责表 |
||||
职位 |
职位说明 |
人数 |
身份 |
职责 |
指导老师 |
·给团队提供战略、技术、管理等指导与支持 ·不可兼任参赛队员 |
1-2 |
参赛队伍所在的高等院校中在2022 年 12月前具备科研、教学工作资格的教职人员 |
·需对全体队员的人身财产安全负责 ·协调校内资源,指导团队制定项目计划,把控备赛进度,帮助团队顺利完成比赛 ·参赛期间,指导老师需积极配合组委会的工作 |
参赛队员 |
包括队长、一般队员,详情见下表 |
5-8 |
2022年12月前具有在校证明的高等院校全日制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 |
详情见下表 |
参赛队员职位及职责 |
||
职位 |
职位说明 |
职责 |
队长 (仅限一人) |
·队伍核心成员,团队技术、战术负责人 ·组委会的主要对接人 ·不可兼任项目管理或顾问 |
·负责人员分工、统筹以及战术安排、调整 ·比赛期间,队长必须参与领队会议,代表队伍 ·确认每场比赛的成绩、参与申诉流程和处理申诉等 ·赛后,队长需负责队伍的传承与发展 |
一般 队员 |
团队其他技术人员 |
·算法组:程序开发(建议 2-3人) ·机械组:机械结构维护(建议1-2 人) ·嵌入式组:接口调用和程序开发(建议0-2 人) |
其他要求:
R1 参赛队伍的队名必须为“XXX 战队”的形式,其中“XXX”为参赛队伍自定义名称。队伍自定义名称不得超过 16 个字符(每个汉字计 2 个字符,每个英文字母计 1 个字符),不可包含校名、校名简称、校名英文简称、“队”“团队”“战队”等字眼或“*/-+”等特殊符号;队名需体现参赛队伍积极进取的精神,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组委会判定队名不符合比赛精神要求,有权要求参赛队伍重新修改队名。
R2 一支参赛队伍需依托一所高等院校,且参赛队伍需满足“参赛人员”中规定的人员角色、人数、身份要求。
R3 任意一名参赛人员在本赛季中只允许参加一支参赛队伍。
注:若存在参赛人员不符合 R2 规定的身份要求的情况,对该参赛队伍发出口头警告。若口头警告无效,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最高给予违规方取消比赛资格的判罚。
若存在不满足 R3 的情况,最高给予违规参赛人员和违规参赛队伍取消比赛资格的判罚。
四、竞赛日程
竞赛日程一览表 |
|
日程 |
项目 |
7月26日 |
·报名启动 |
8月上旬 |
发布线下赛极速穿圈、自主飞行场景布置方案 |
8月下旬 |
赛项一、赛项二报名截止 |
9月中旬 |
·赛项一、赛项二:提交线上仿真赛代码 ·赛项一、赛项二:提交线下实体赛技术报告 ·赛项一、赛项二和赛项三:公布线上刷榜榜单和刷榜方式 |
9月下旬 |
·公布赛项一、赛项二的线下实体赛参赛队伍名单 ·公布赛项三的邀请名单 ·赛项四报名截止 |
10月中下旬 |
线下实体赛 |
9月中旬-次年3月 |
线上刷榜赛 |
*竞赛暂行日程,若有改动另行通知 |
五、奖项设置
奖励丰厚
奖池金额高达40W+人民币
新增多项单项奖
挑战更多!机会更多!
最高单项奖奖金高达100,000元人民币
线上仿真赛:
线上仿真赛各赛项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同时报名多个场景并获奖的同一支队伍,以其中奖金高者为准。
线上仿真赛奖项设置 |
|||
赛项 |
奖项 |
数量 |
奖励 |
赛项一 极速穿圈 |
一等奖 |
1 |
·荣誉证书 ·奖金5000元 |
二等奖 |
2 |
·荣誉证书 ·奖金3000元 |
|
三等奖 |
2 |
·荣誉证书 ·奖金2000元 |
|
优胜奖 |
若干 |
·荣誉证书 |
|
赛项二 自主飞行 |
一等奖 |
1 |
·荣誉证书 ·奖金10000元 |
二等奖 |
2 |
·荣誉证书 ·奖金7000元 |
|
三等奖 |
2 |
·荣誉证书 ·奖金4000元 |
|
优胜奖 |
若干 |
·荣誉证书 |
线下实体赛:
极速穿圈、自主飞行、精准定位的线下实体赛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自主FPV竞速的线下实体赛不设奖项。另外设置技术报告奖项,由组委会专家组评审确定。
线下实体赛奖项设置 |
|||
赛项 |
奖项 |
数量 |
奖励 |
赛项一 极速穿圈 |
一等奖 |
1 |
·荣誉证书 ·奖金10000元 |
二等奖 |
2 |
·荣誉证书 ·奖金7000元 |
|
三等奖 |
2 |
·荣誉证书 ·奖金4000元 |
|
优胜奖 |
若干 |
·荣誉证书 |
|
赛项二 自主飞行 |
一等奖 |
1 |
·荣誉证书 ·奖金20000元 |
二等奖 |
2 |
·荣誉证书 ·奖金10000元 |
|
三等奖 |
2 |
·荣誉证书 ·奖金7000元 |
|
优胜奖 |
若干 |
·荣誉证书 |
|
赛项三 自主FPV 竞速 |
挑战突破奖 |
1 |
·荣誉证书 ·奖金100000元 注:用于表彰在FPV竞速赛项中,突破FPV专业选手竞速成绩的参赛队伍 |
赛项四 精准定位 |
一等奖 |
1 |
·荣誉证书 ·奖金15000元 |
二等奖 |
2 |
·荣誉证书 ·奖金7000元 |
|
三等奖 |
2 |
·荣誉证书 ·奖金3000元 |
|
优胜奖 |
若干 |
·荣誉证书 |
线上刷榜赛:
赛项一和赛项二将以线上仿真赛前10名成绩作为首次挑战榜,赛项三将邀请若干专业飞手在模拟场景中进行飞行,其成绩作为首次挑战榜。
组委会将每月锁定一次榜单,公布最新排名数据。每月榜单刷榜截止后,成功刷榜(排名高于上次榜单第一名)且本月排名第一的队伍将获得 2000 元/队的奖金。
技术突破奖:
技术突破奖奖项设置 |
||||
赛项 |
奖项等级 |
数量 |
奖金 |
备注 |
定位 单项奖 |
/ |
3 |
10000元 |
用于表彰在相机、imu 等传感器标定、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方面有较大研究贡献的参赛队 |
路径 规划奖 |
/ |
3 |
10000元 |
用于表彰采用无人机系统辨识、较为先进的优化算法(SE3姿态优化)等完成路径规划的参赛队 |
开源 激励奖 |
A等级 |
最多1 |
10000元 |
用于表彰在无人机穿越任务落地中,开源了绝大部分关键技术,能够推动参赛队伍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参赛队。 |
B等级 |
最多2 |
5000元 |
||
C等级 |
最多5 |
2000元 |
*详细评奖标准将在后续公布
六、报名流程
Vol.1/ 组建战队
团队成员:召集包括算法、嵌入式、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方向的人员组成研发团队。
人数要求:5-8人
Vol.2/ 报名参赛
查看比赛日程确认对应比赛报名时间后,登录RoboMaster官网点击“报名中心”,并完善个人信息及队伍信息完成报名。可以选择创建一支新队伍或加入某一队伍。
网址:RoboMaster | 无人飞行器智能感知技术竞赛
Vol.3/ 获得支持
差旅支持:技术报告环节被评审委优秀报告的队伍,将获得3000元线下参赛补贴。 参赛支持:组委会将提供赛事技术研发技术内容分析、相关技术课程等全方位支持。
详见:https://www.robomaster.com/zh-CN/resource/pages/announcement/1461
Vol.4/ 技术报告
在研发周期中,参赛队伍须在规定时间,通过提交视频、图片、文档等形式进行技术报告评审,向组委会展示备赛进度。 组委会将根据各技术评审节点所体现的赛事技术研发完成度,审核通过的队伍将获得额外的线下参赛资格。
Vol.5/ 获得线下实体赛参赛资格
1. 仿真赛成绩前10名的参赛队伍获得线下实体赛晋级资格;
2. 参赛队伍提交技术报告,获得B等级及以上的参赛队伍可获得线下实体赛晋级资格;
3. 自主FPV竞速赛项将在首期刷榜队伍中邀请优秀队伍参加线下实体赛。
长按识别查看官方网站
报名需复制网页链接至电脑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