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高分北斗无人飞行器智能感知技术竞赛圆满落幕!

  • 发布时间:2019-08-27
  • 浏览:511次
  • 信息来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组委会

初赛回顾

第三届高分北斗无人飞行器智能感知技术竞赛旨在加速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培养和发现应用人才。本次竞赛以“开发、协作”为理念,以“飞翔的智能”为主题,开展无人飞行器目标探测识别、自主导航定位、飞行避障等技术竞赛项目,并通过联盟合作与社会化推广,推动遥感导航的创新创业开展。

2019年7月,初赛正式开启,共有38支队伍近200名选手报名参赛。参赛队伍通过线上仿真平台远程测试,提交代码和技术文档。经过激烈角逐,共有15支队伍脱颖而出,站上决赛的舞台。


决赛现场

8月25日上午8:30,第三届高分北斗无人飞行器智能感知技术竞赛在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正式拉开帷幕。观众们伴着夏末的晨光陆续到达,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出席本次竞赛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高分办项目主管苟玉君,中国科学院高分办处长潘洁,中国科学院高分办主管余小萍,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王伟明,上海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副书记李劲湘,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副主任仝月荣,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郁文贤,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周德云,以及国防科技大学、空军装备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各位专家教授。


活动伊始,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王伟明为开幕仪式致辞,他对到场的领导嘉宾和观众表达了欢迎和感谢,并为来宾简要介绍了大赛情况。他表示:希望通过竞赛能积极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科技创新成果在无人系统领域的转化与应用。”



随后,国家高分办项目主管苟玉君为本次比赛致辞,他对主办方及合作单位表示了感谢,并提到了本次竞赛在竞赛组织思路、竞赛形式、竞赛参与度等方面的创新点。



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周德云教授也发表了讲话,作为本次竞赛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他对本次比赛寄予厚望。“希望各位参赛选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发挥技术水平,取得佳绩。同时希望工作人员和裁判员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负责,公正执裁,确保竞赛顺利进行。”



决赛要求无人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做出自主决策,在脱离人为操控下,全程自动飞行,完成比赛项目。首先,参赛队伍们带来的无人机需要从指定的停机坪自主起飞,并依次穿越6个标有数字顺序的障碍圈。



完成避障飞行后,无人机将会进入人造“小树林”,并对“树桩”上的二维码进行智能识别,识别成功后再次降落在终点指定的停机坪。



每支参赛队伍只有两次机会,赛前有五分钟时间进行调试。选手们严阵以待,认真积极准备,在赛场上留下了最好的表现。



比赛中最亮眼的队伍莫过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战锤”飞行机器人。作为“种子”队伍,历届无人机比赛都有他们出色的身影。这只由机械学院自主开发的无人飞行器,在比赛中不负众望,顺利穿越6个障碍圈,成功识别5个二维码,夺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其他参赛队伍同样也有非常精彩的表现。来自长安大学的“鹰隼知春”队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思源2019”队荣获决赛二等奖;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Accelerator”队和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翱翔20”队荣获决赛三等奖。



颁奖仪式后,所有领导嘉宾和参赛选手们一起合影留念。




至此,本届大赛圆满落幕!如今是一个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崛起的时代,无人机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影响深远。通过这次比赛,我们看到了无人机在人工智能方向发展的必要性,看到了智能无人机发展的远大前景,看到了无人机开发人员的无限可能。相信未来,无人机一定会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大价值。